公告版位
- Dec 27 Thu 2012 23:47
Hello Kitty for iPhone 5保護殼-淘氣紅元旦健走 摩羯女 角煮
- Dec 27 Thu 2012 23:47
Epicase iPhone5 插畫設計師.抗磨手機殼-大白兔社長摩羯女 跨年 峮峮
- Dec 27 Thu 2012 23:47
KALAIDENG卡來登 G-PLUS GN180 側翻式時尚清爽系列皮套摩羯女 玻璃藝術節 跨年
- Dec 27 Thu 2012 23:46
ACER ICONIA Tab A100 晶磨抗刮高光澤(亮面)機身正面保護貼角煮 透明人 透明人
- Dec 27 Thu 2012 23:46
SONY MH650 原廠立體聲耳機-裸裝玻璃藝術節 嘉明湖 透明人
- Dec 27 Thu 2012 23:46
ZIYA Sony XPeria U ST25i 抗反射(霧面)螢幕保護貼 - 2入透明人 嘉明湖 玻璃藝術節
- Dec 27 Thu 2012 23:46
WINDTAC SONY-XPERIA V/LT25i 保護貼--鑽石面玻璃藝術節 橋本愛 玻璃藝術節
- Dec 27 Thu 2012 23:02
堅持給人溫暖 他彈棉被一甲子
|
79歲的蔡登分背著大弓手持弓錘彈製棉被,堅守沒落產業表示要做到不能動為止。 記者呂筱蟬/攝影 |
近日冷氣團來襲,有不少老主顧找上門要求蔡登分幫忙彈舊棉被,希望變得更鬆軟好睡。蔡登分說,他18歲當學徒學彈被,3年4個月出師,和哥哥兩人在自家工作,每天凌晨3點上工,一直做到下午5點才休息,「一整天只能彈好兩床被,非常辛苦。」
他說,彈製一床好棉被過程講究,需背著大弓,手持弓錘敲擊弓弦,利用弓弦彈力整理棉絮,讓它變得蓬鬆柔軟;接下來工序包括竹竿拍出厚度、放線固定棉花,再以斗輪壓實棉被,每一步驟都要求體力,即使寒冬彈棉被,仍會彈到汗流浹背。
彈被過程中,弓弦發出的鏘鏘聲響,伴隨蔡登分一甲子的歲月;縱使只能在密閉空間工作,漫天飛舞的棉絮沾滿全身,還因職業傷害,已讓他的手指關節彎曲無法伸直,他還是自豪且堅持彈出品質好的手工被,「蓋個10年以上都還很溫暖!」
蔡登分說,此工作只在冬天有生意,早年他要兼職種棉花才能餬口,如今西港及鄰近七股、佳里剩他1人擁有這項技藝,兒女有各自的事業也找不到學徒,「時代變遷使得這行後繼無人了,只要有顧客願意上門,我會做到不能動為止」。
- Dec 27 Thu 2012 23:02
北市跨年為阿妹開密道 天心要美死
|
阿妹將在台北市府跨年,火力全開。 圖/TVBS提供 |
阿妹今年為北市府唱壓軸,對演出極為要求,據悉,她將自備60組電腦燈及4組雷射燈,請來張學友御用班底,自備音控與燈光控台。往年市府跨年最大賣點就是101煙火秀,但官方放完,阿密特自行加碼,要在舞台上大放煙火,不同效果要讓觀眾開心跨年。
為讓阿密特台上迅速移動,主辦單位想到市府神祕通道,這其實是台北市與台北市議會間的工作用連結道,已多年沒有使用,僅少數資深員工曾經走過,據透露,由於路線複雜,常讓不熟悉的員工迷路,這次為阿密特演出需求,主辦單位TVBS將到這座塵封已久的地下通道內進行場勘。
|
天心為跨年勤練舞蹈。 圖/中視提供 |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xel.quantserve.com/pixel/p-89EKCgBk8MZdE.gif&width=1&height=1)
- Dec 27 Thu 2012 22:03
上山下海 不讓你宅
|
「在臺北,你每天忙得幾乎停不下來;但穿過人潮車潮爬到這盆地制高點的時候,你可以擁有一點點自由、一點點奢侈的空白。」騎著小摺一口氣衝上大屯山頂,49歲的李先生雖然汗流浹背,卻難掩興奮。
他任職媒體人資部門主管,是業界有名的運動狂熱者;下了班到運動中心跑步、游泳,假日早上登山或騎車,下午帶著孩子到河濱公園丟飛盤、玩直排輪。別人看他運動是為了紓壓健身,他卻認為,選擇多元的休閒運動,原就是都會生活最迷人的一部分。
李先生的車友們深有同感:「遊客要的是熱鬧新鮮;而臺北人在這裡生活,要的是生活空間和品質。更棒的是,這樣的資源就在身邊隨手可得。」
在喜歡臺北的十二大理由中,有高達7成以上的受訪者因為休閒活動選擇多元而更喜愛這座城市。可見對臺北人來說,自行車道、運動中心、親山步道、鄰里公園,這些被歸諸為soft life的公共建設,即便沒有摩天高樓那樣榮耀醒目,卻對城市生活品質有著根本的影響力。
|
自行車道四通八達
以自行車而言,騎乘自行車在全球蔚為風潮,許多成熟的國際大城市如荷蘭阿姆斯特丹、丹麥哥本哈根、英國倫敦,都擁有完善的公共自行車系統。臺北市見賢思齊,這幾年陸續建置車道已達百餘公里,吸引超過十萬臺北人加入單車一族。
28歲的簡茹芬從日本回臺一年多,依然喜歡像在京都唸書時那樣,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。這些日子她已經摸索出一條美麗的「通勤路線」:從北投出發,沿著關渡金色水岸自行車道,到了圓山接上基隆河自行車道,從6號水門出去就能直抵位於八德路的公司。迎著風,沿著河濱自行車道踩踏奔馳,她感覺非常舒服,「車道平坦通暢,騎乘舒適度不錯。」
甚至假日到東區逛街、喝下午茶,想移動時,她依然選擇YouBike。「想想看,從捷運站到百貨公司雖然不算遠,但是走路太累,公車要等,計程車又太貴,還是自行車最好。」小資女孩算盤打得很精:「在臺北市開車每月至少要一萬五以上,騎車完全不用錢,就算轉搭捷運、公車,每個月也花費不到兩千元,超省錢!」根據交通部統計,全臺北市像簡茹芬這樣的自行車通勤族已達4.2%以上。
李先生後來把老爸老媽、老婆小孩和同學、同事通通拉進來一起騎車,因為「人多有伴,還會形成一種微妙的競爭感,變得更熱鬧有趣。」他坦承從前「一放假只想在家睡覺、看電視」,現在假日經常一起出遊騎車,全家都開心。「不要看我還是胖嘟嘟的,幾年騎下來,整個體能都變好了!」他笑著說。
|
運動中心掀起全民運動風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