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台灣醒報╱記者陳珮瑜╱台北報導】
「台灣人要有文化自覺!」針對台灣大學評鑑太注重教授的論文發表數量,影響整體學術發展,政大教授周祝瑛和台大教授黃光國今天發表學術專書指出,台灣論文常常是重量不重質,還大量套用西方模式,已被國際邊緣化。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彭錦鵬也說,教育部和國科會日前已承諾大學評鑑將「去指標化」,希望能具體實踐。

過去20多年,受到教育部和國科會重視SCI、SSCI等論文期刊影響,台灣的大學教授普遍被要求衝高論文數量,卻忽略論文的品質。在「反獨尊SSCI連署網站」的2332位連署人中,有高達8成是來自人文社會背景,另有15%理工背景的學者也坦承,現在的大學已淪為「論文製造機」,喪失教育功能。

甫出版英文專書《中國心理學基礎》(Foundation of Chinese Psychology)的台大心理學教授黃光國笑說,這本專書的起緣得歸功於他在10年前接國科會的「追求卓越發展計畫」;這幾年他在世界各地奔走,並和許多國內外學者交流之後,對於台灣過於重視SCI、SSCI等論文期刊感到憂心,因此才決定完成著作。

「曾有一個國外學者在其著作提到,中國的組織心理學全是西方思維,全無半點中華因子。」黃光國嚴肅表示,大量套用西方模式是台灣教授過度重視論文數量的惡性結果,他甚至強調,如今的台灣學術已被國際邊緣化,政府再不改革大學評鑑,未來的方向將無所適從。

花了3年時間完成新英文專書《台灣教育在十字路口:當全球化遇到本土化》,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有著和黃光國相同的感慨,她擔憂表示,台灣過於重視論文發表數的結果,已經造成人文、社會領域的專書嚴重萎縮,導致課程教材得倚賴國外或中國輸入。她強調,並非反對SCI,只希望大學評鑑方式能更多元化。

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彭錦鵬則指出,教育部和國科會已發現科研指標過於單一化的嚴重影響,日前已紛紛喊出大學評鑑「去指標化」和評鑑制度多元化的聲音;但未來是否能建立適當的評鑑制度,搭配合理的補助辦法,使學術標準更為多元,還待眾人檢視。

【更多精采內容,詳見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喬 的頭像
    小喬

    小喬的天天看正妹

    小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